在知识付费领域,“小白你好好好”的课程常被用户评价为“买了不后悔”,其定价99-299元的专栏复购率高达68%。本文将从行为经济学角度解析其定价魔法。
👉 不想等的兄弟,可以直接划到文末传送门,获取下载链接! 👈
一、价格锚点的心理博弈
- “三档定价”陷阱
基础版(99元)、进阶版(199元含素材包)、尊享版(299元加1V1指导)中,80%用户选择进阶版——通过中间选项制造“高性价比”幻觉。 - 限时动态折扣
课程页显示“3小时后恢复原价”,但实际采用“阶梯式涨价”(首日99元→3日后129元→7日后199元),利用稀缺效应促单。
二、课程包装的“超值感”设计
- 可视化内容清单
将课程目录转化为“学习地图”,标注每章节可掌握的技能(如“本节价值:节省2小时修图时间”),让用户感知具象化回报。 - 赠品心理战
- 虚拟赠品:提供“B站视频同款模板”等可快速交付的资源;
- 实体赠品:前100名下单送定制手账本(成本仅8元,但晒单率提升40%)。
三、完课率驱动的定价逻辑
- “打卡返现”机制
完成所有作业的用户可返还30%学费,实则通过提高完课率增加社群活跃度,间接带动新课程销售。 - “隐藏章节”诱惑
在课程75%进度处解锁“学长学姐的私藏技巧”,利用好奇心降低退款率。
案例:《零基础学插画》的定价拆解
该课程上线首周销量破5000份,关键操作包括:
- 对比市面同类课程(标价通常199+),突出“一顿火锅钱学技能”的概念;
- 设置“拼团免单”活动(5人成团抽1人免费),刺激社交传播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