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B站推出“付费音频”功能时,业内人士普遍看衰:“谁会为声音花钱?”啵啵梨用《掏耳朵轻语》38万元的首月营收狠狠回击了质疑。这款单价19.9元、时长仅47分钟的作品,究竟藏着什么财富密码?
👉 不想等的兄弟,可以直接划到文末传送门,获取下载链接! 👈
1. 精准狙击失眠经济
作品封面特意标注“武警总医院张医生推荐”(后证实为张医生自发安利)。用户画像显示,68%购买者是25-35岁的城市白领,评论区高频词是“加班后救赎”。
2. 制造稀缺性
采用“限时购买”策略,每季度下架旧作翻新音质。更绝的是“彩蛋机制”——连续收听7天的用户会解锁隐藏版“哄睡电话”,模仿深夜男友的枕边絮语。
3. 跨界衍生价值
有音乐人将其中片段采样进Lo-Fi嘻哈,播放量破500万;更衍生出“掏耳朵轻语”同款物理道具(鹅毛棒+迷你音叉套装),被粉丝戏称为“颅内按摩仪”。
不过争议随之而来:某网红医生指责ASMR可能引发“听觉依赖”,啵啵梨的回应是上线《自然系耳鸣舒缓版》——用蝉鸣、溪流声重构触发音。这场关于声音价值的实验,才刚刚开始。
